我國脫硫廢水處理主要采用物化法。隨著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化學沉淀法已不能滿足生態環?;疽?。另外,煙道蒸發處理技術在很多方面存在不穩定因素,但可嘗試改進物化工藝等,以解決傳統脫硫廢水處理中的各種不達標問題,有利于實現脫硫廢水的零排放。
一、脫硫廢水來源
為保證火電廠的穩定運行,維持系統內容運行的平衡度,必須做好廢水排放工作。從來源分析,這些脫硫廢水主要來自濃縮器溢流液,通過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這些脫硫廢水中重金屬含量較高,若不能進行科學有效地處理,勢必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進而間接危害人類生命健康。
二、脫硫廢水特點
首先,脫硫廢水具有很強的腐蝕性。一般來說,這類廢水含有大量的強酸、弱堿鹽及工業廢酸,雖然濃度不是很大,但它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這些酸性物質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還會對電廠的機械設備造成嚴重損傷;其次,脫硫廢水含鹽量較高,受廢液中化學制劑影響,尤其是廢液中含有大量強酸弱堿鹽,對該工藝影響大。據電廠統計,電廠廢水含鹽量為每升三萬毫克以上,與其他廢水相比,含鹽量較高;最后,脫硫廢水硬度比較高,易結垢。工業脫硫廢水中含有大量游離鈣、鎂離子,這些離子非常不穩定,對溫度特別敏感。當溫度升高時,這些鈣和鎂離子將結晶,即結垢。同時,這些高含量的鈣、鎂離子使脫硫廢水具有很強硬度,會對電廠設備和脫硫設備造成嚴重損害。
三、脫硫廢水產生及其零排放處理必要性
為保證脫硫裝置漿液循環系統處于平衡工作狀態,避免煙氣中可溶性部分超過規定石膏質量,系統必須排放一定量廢水,廢水主要來自石膏脫水及清洗系統,這類廢水中雜質組成復雜,包括懸浮物、重金屬、硫酸鹽及過飽和亞硫酸鹽等。石灰石-石膏是火電廠脫硫裝置中應用最廣泛的工藝,在保證脫硫系統順利運行及石膏質量基礎上排放的廢水中混入了大量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和各種無機鹽離子,這些物質屬于一類污染物,必須妥善處理。隨著國家對水污染控制的日益重視,對廢水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痣姀S必須加強對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的深入研發,以最終達到減排目的。
四、脫硫廢水傳統處理工藝
從實際情況分析,脫硫廢水產生量并不大,但其成分較復雜,一旦進入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僅會影響整個生態平衡,而且會對人類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必須做好脫硫廢水的工藝處理工作,必須達到國家標準才能排放。在傳統脫硫廢水處理工藝中,包括以下幾種:
1、化學沉淀法。
目前,我國在脫硫廢水處理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學沉淀法,該工藝實際上包含很多內容,即中和沉淀和絮凝等,每個環節都起著重要作用。
中和沉淀在脫硫廢水的pH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科學添加中和劑,最終將廢水pH值控制在8~9之間。在目前脫硫廢水處理中,常用的堿性中和劑有氫氧化鈉等。從基本原理上講,中和沉淀是通過加入各種中和劑和硫化物,經一系列化學反應后會產生相應的氫氧化物和硫化物。絮凝澄清后,該階段去除前一階段產生的沉淀物。
2、流化床法。
在目前脫硫廢水處理中,流化床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廢水處理方法,實際廢水處理效果較好。在實際應用中,該方法主要由脫硫廢水調節池、流化床、循環池組成。流化床的基本填料是石英砂。從基本原理上講,流化床法是當廢水流經流化床時,廢水中重金屬元素與流化床填料中的二氧化錳等產生一定吸附作用,從而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等元素。從實際運行來看,流化床脫硫廢水處理方法簡單,設備在實際運行中相對穩定,廢水中重金屬的去除率高,廢水處理中無需添加過多藥劑,實際成本低。
3、排至水力除灰系統。
在實際應用中,該方法無需對廢水進行關處理,而是將一定量廢水排入水力除灰系統中,此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簡單,流程工藝不復雜,前后成本投入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廢水中酸堿物質能在除灰系統中與堿性溶液中和。但發現該方法在應用中也存在一些缺點,易導致氯離子匯集,對現有設備有較強的腐蝕作用。
五、脫硫廢水深度處理工藝
1、膜分離技術。
從基本原理來看,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借助選擇性半透膜分離廢水中的組成成分,從而實現對廢水的控制,有助于逐步降低廢水基本濃度。在實際處理中,會過濾掉各種類型的懸浮固體等大顆粒物質,而不會過濾廢水中各種無機鹽等。在實踐中,該方法對脫硫廢水的處理非常有效,實際操作并不復雜,但該方法的成本投入相對較大。
2、煙道蒸發技術。
煙道蒸發技術最早在美國投入使用,其基本應用原理是以較快速度向煙道內噴射一定量廢水,廢水噴射中會發生霧化,然后在煙道高溫影響下在短時間內迅速蒸發汽化,各種懸浮顆粒等蒸發后形成各種小顆粒,最后進入除塵器,完成脫硫廢水的處理。該方法在應用中具有明顯優勢,即實際操作設備簡單,廢水處理前后各項費用投入小,實際占用場地有限,廢水處理中的各種污染物直接由除塵器處理,無需對污泥進行再次處理。從調查來看,該方法在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我國受諸多因素影響,實際應用率不高。這是因該技術在應用中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易導致安全事故,在后續處理中還有很多需改進之處。
3、蒸發結晶技術。
目前,蒸發結晶技術廣泛應用于脫硫廢水的處理,能達到理想的零排放效果。從基本原理上講,該技術是將一定量廢水輸送到蒸發器中,通過加熱使廢水沸騰,這樣廢水中的水分子不斷蒸發,水蒸氣經冷凝處理后形成水再重復利用,廢水中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將被截留到剩余液體中,在廢水不斷蒸發中,殘液濃度會不斷增加,最終各種有毒有害物質會以結晶形式呈現。
①多效蒸發系統。
該系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能量,尤其是循環利用,通常,新鮮蒸汽用作第一次加熱蒸汽,經一系列操作處理后,蒸汽實現冷凝,得到優質淡水,整個系統流程完成。理論上,效數及實際蒸汽利用率間存在正比例關系。但在實踐中,若效數超過一定數量,則蒸發操作將難以進行,這是因多效蒸發的第一效加熱蒸汽溫度及冷凝器操作溫度受到了限制,在特定環境中,若效數持續增加,將直接影響其他內容,最終嚴重影響蒸發操作的順利進行。
②MVC系統。
從基本原理上講,該系統利用二次蒸汽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使二次蒸汽的焓顯著增加,最后經相關操作后,二次蒸汽現有熱能將被重復利用,以減少外部環境中新鮮蒸汽的實際利用量,并依靠蒸發器本身循環達到蒸發循環的基本目的。在壓縮機增壓升溫后蒸汽,作為再生熱源循環用于處理液的熱傳遞及連續蒸發,并且其自身也得到迅速冷卻,最終成為可回用冷凝水。從目前技術應用來看,在脫硫廢水實際處理中,蒸發結晶效果最為明顯,這種方式能將廢水中的各種固體物質分離出來,達到零排放效果。
4、吸附處理技術。
從基本原理上講,該系統充分發揮固體吸附劑作用,有效地將其從廢水中去除,并吸附廢水中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將有毒有害物質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實踐中,吸附法在自然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很好作用,特別是在廢水中各種重金屬的吸附分離方面。該方法中常用的吸附劑包括活性炭和分子篩等,不同吸附劑的實際吸附能力不同。在吸附劑選擇中,必須綜合考慮廢水總量和廢水元素組成等,以保證整體吸附效果。
5、物化法。
在我國最常用的廢水處理方法是物化法,先將脫硫廢水加入反應槽,調節廢水pH值至8~9,使廢水中沉淀出多種重金屬離子,然后進行后續工藝處理;之后向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劑,去除廢水中懸浮物質,使生成的膠體沉淀,逐漸聚集擴大,加速沉淀過程。同時,注入助凝劑,提高絮凝劑活性,實現對細小膠體顆粒的強化吸附,進一步增強膠體沉淀和懸浮物沉降速率。絮凝處理后的廢水進入濃縮澄清池,使廢水在其中長時間停留,使大部分懸浮物及膠體沉淀物下沉為淤泥。然后經下方管道排出,上部純化水排入凈水箱中。
六、廢水零排放產物去向分析
對于脫硫廢水零排放產物去向問題,是零排放技術選擇的關鍵。廢水零排放每個處理環節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廢渣廢物,如在三聯箱處理環節產生的污泥,其最終會進入污泥處理系統,污泥系統是一個很好的收納高鹽廢物的場所。目前對于廢水蒸發產生的結晶鹽及高濃度含鹽水存在四種處理途徑:①轉移入灰渣,液態排渣或粉煤灰當中;②產生的結晶鹽可分為雜鹽和純鹽,雜鹽的利用價值較低,而純鹽可被部分行業利用,如在廢水除硬過程中產生的Mg(OH)2可回收利用;③產生的高鹽水可電解制氯,產生的次氯酸鹽可用于循環水消毒;④對高濃度鹽水進行水泥固化制備建筑材料,如制磚、低品級建材,或者直接拋棄。
七、廢水零排放技術工藝發展方向
結合目前已知的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效果,不難發現其技術難點在于預處理藥物消耗量大,運行成本高,濃減縮量技術濃縮倍數有待提高,需擴大范圍值,且耗能高,煙氣干燥法常發生煙道結垢,結晶鹽利用困難,成本高,分鹽成本和思路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其具體技術發展方向應向以下幾點靠攏:低消耗處理藥,開發高效絮凝劑,提高濃縮倍率,研發新型膜法濃縮膜材料,提高煙氣干燥法可靠性,優化煙氣蒸發專用設備,多樣化利用結晶鹽,將固廢制成固體玻璃磚等材料,研發新型分鹽技術工藝。
八、結束語
我國對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動力度不斷加大,火力發電廠也需要積極響應,對脫硫廢水處理技術應該不斷創新,盡最大努力提高處理的效率和質量。在新技術的推廣過程中,要對工藝的要點嚴格把握。脫硫廢水處理工作的落實可以給我國火力發電廠節約很多運行成本,應獲得更多的關注。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