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財政部下達2089億中央生態環保資金。其中生態環境資金預算430.8億,包括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170億、大氣污染防治210億、土壤污染防治30.8億、農村環境整治20億。中央項目儲備庫申報窗口全年開放,各地成熟項目可隨時通過中央財政生態環境資金項目管理系統申請入庫。生態環境部每年4月15日前和9月15日前分別組織開展一次項目入庫集中審核。
2月24日上午,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規劃與生態科召開現場培訓會,邀請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東莞市環境科學學會的專家,對相關部門和各鎮街生態分局開展資金入庫申請培訓。會議反響熱烈,小伙伴們紛紛表示回去要抓緊謀劃,積極申請,助力東莞生態環境高質量建設工作。
什么類型項目可以入庫?
土壤污染防治項目類型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源頭預防項目、地塊調查及風險評估項目、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項目、協同管控土壤污染風險的“無廢城市”建設項目及其他與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的項目。
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類型主要包括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等。
農村環境整治污染防治項目類型主要包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整治、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源涵養及生態帶建設,以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
由誰申報?你要準備哪些申報材料?
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土壤、地下水)實行項目法人制,項目單位由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部門、單位承擔;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農村)按照集中連片方式,原則上以縣(市、區)為單位申報,整體或在一定范圍內打包。原則上項目立項批復單位、項目實施方案審查單位不得作為項目單位。
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入庫材料按指南要求執行,一般包括項目成熟度證明材料、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及其他相關材料,不同項目類別稍有差異。項目成熟度證明材料中非工程類項目需編制實施方案,批復主體為地市級及以上主管部門;工程類項目需編制可研報告,批復主體一般為發改部門。
實施管理流程、制度、招投標的要求有哪些?
生態環境領域項目的實施過程極具政策性與專業性,因此其實施管理流程與傳統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對比,具自身特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實施管理流程一般包括項目策劃立項申報、項目招投標及合同簽訂、項目實施、項目效果評估及監理、項目驗收、項目績效評價等。
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招標投標、合同管理、工程監理及竣工驗收等制度,確定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設計、施工、監理、效果評估和資金審計等單位。
項目實施過程如何進行變更管理?
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投資總額、建設地點、承擔單位、建設工藝等信息發生變化的,須由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審核后通過項目管理系統提出調整申請,并提交有關調整說明文件,經生態環境部確認后予以調整。
誰來驗收,驗收程序有哪些?
項目單位是項目驗收的責任主體。項目驗收程序一般為負責組織驗收的部門或單位收到項目驗收申請后,組織相關專家和部門代表組成驗收組,進行項目核查和驗收。項目驗收專家組由熟悉環保、土壤、土建、工程造價預算等專業技術和財務管理方面的專家組成。項目驗收實行專家回避制度。
廣東建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