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將施行的環保政策和行業標準已整理好,請查收!
政策法規
1、《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
2021年6月30日,經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
任何單位或個人發現從業單位和個人業績情況信息虛假的,可通過信用記錄系統舉報。有關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在收到舉報材料后及時組織核查;對核查屬實的,在信用記錄系統中對相關從業單位和個人的有關行為予以記錄。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將信用記錄等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布。
各地政策
2、《上海市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
上海市政府第128次常務會議于2021年6月15日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市、區綠化市容、水務部門應當與長江三角洲區域的相關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加強水域市容環境衛生規劃、責任區、水域保潔作業服務等領域的協作,推進建立長江三角洲區域信息共享、聯勤聯動的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體系。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通過市民服務熱線或者直接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處理。
3、《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壤污染防治條例》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21年7月28日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禁止在居民區和學校、醫院、療養院、養老院等單位周邊新建、改建、擴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設項目。
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應當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不得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發現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監測數據異常的,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對涉及農用地的監測數據應及時向同級農業農村、林業等主管部門通報。
4、《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21年6月29日審議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科學制定生態修復規劃,對生態功能退化或者喪失的河湖水系、紅樹林濕地、岸線等區域、流域,組織實施系統性生態修復、重要生態廊道節點生態修復等工程,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
在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危害人體健康和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向社會發布環境污染的預警信息,并按照預警級別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響應措施。
5、《汕頭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汕頭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二次會議于2021年6月30日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托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場所建立宣傳教育基地,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本市大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單位應當設立公眾開放日,接待社會公眾參觀。
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八條規定,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等要求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6、《湖南省洞庭湖保護條例》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21年5月27日通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湖區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的統一規范組織制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關停、拆除禁養區內的養殖設施,在限養區、適養區科學確定養殖密度,對投餌和使用藥物予以規范。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四款規定,在湖區天然水域投肥投餌養殖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拒不停止違法行為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7、《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
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于2021年5月28日修訂,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商務、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部門根據職責對廢棄機動車輛、船舶拆解單位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實施監督管理。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從事屠宰加工的單位未及時收集、貯存、利用或者處置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或者關閉。
此外,還有政策和行業標準將于9月施行。
《土壤和沉積物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已印發,將于2021年9月15日實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防治摻煤管理辦法》(試行)經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將于2021年9月27日起執行。
《辦法》要求,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與財政、環保等部門及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加強工作協調,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形成防治摻煤監管合力,各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受理有關投訴舉報,對摻煤案件實施稽查。
9月1日起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系統啟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土壤法》)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從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土壤污染風險評估、風險管控、修復、風險管控效果評估、修復效果評估、后期管理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的執業情況,納入信用系統建立信用記錄?!?/p>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環土壤〔2021〕53號,以下簡稱《信用記錄管理辦法》)為規范和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的信用記錄管理提供依據,有利于增強從業單位和個人誠信自律意識和信用水平,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根據《信用記錄管理辦法》相關要求,生態環境部已建設完成“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系統”(以下簡稱信用記錄系統)。信用記錄系統將于2021年9月1日啟用。
系統網址
系統訪問
1. 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通過“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訪問信用記錄系統,訪問路徑為“首頁-信用記錄系統”。
2.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以下簡稱從業單位)和社會公眾
通過系統網址訪問信用記錄系統。
從業單位應當按照《信用記錄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向住所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分配信用記錄系統賬號。
系統使用
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從業單位按照《信用記錄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在信用記錄系統中記錄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信息。
社會公眾可通過信用記錄系統查詢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信息。
9月1日起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于9月1日起施行?!稐l例》在《土地管理法》制度框架下,聚焦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重點問題,強化對耕地的保護,針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以及“合村并居”中違背農民意愿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制度邊界,強化法律責任。
《條例》要求,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規定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加大對破壞耕地、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耕地“非糧化”的法律責任。加強農民宅基地合法權益保障。明確宅基地申請、審核批準程序,要求地方政府依法安排建設用地指標,合理保障農村村民宅基地需求。禁止侵犯農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權益,禁止違背農民意愿強制流轉宅基地,禁止違法收回農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禁止強迫農民搬遷退出宅基地。
9月15日生效
《〈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
2021年4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時,正式對外宣布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簡稱《基加利修正案》),加強氫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開啟了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歷史新篇章。2021年6月1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了中國政府接受《基加利修正案》的接受書。該修正案將于2021年9月15日對我國生效(暫不適用于香港特別行政區)。
HFCs是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常用替代品,雖然本身不是ODS,但HFCs是溫室氣體?!痘永拚浮返膶嵤?,將對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作為發展中的大國,我國在未來《基加利修正案》實施過程中,將付出艱辛的努力。但同時也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一員,我們將嚴格履行國際承諾,與各締約方開展務實、透明、深入的國際合作,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力量。
9月15日實施
《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質色度的測定方法,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HJ 1182-2021)國家生態環境標準,自2021年9月15日起實施。
《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HJ 1182-2021)為首次發布,修訂了《水質 色度的測定》(GB 11903-89)中稀釋倍數法部分,適用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色度的測定,支撐《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96)等22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與原方法相比,該標準對稀釋方法、樣品保存條件、分析人員、環境條件等作出了規定,增加了結果表示與計算、精密度、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相關內容。
9月18日截止
征求意見
《噪聲污染防治法(草案)》
噪聲污染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越來越成為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17日審議修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議案。其中草案針對當前噪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分類管理,同時明確法律責任,加大處罰力度。
現行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2018年對個別條款作出修正。20多年來,我國噪聲污染防治的形勢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室外活動噪聲、室內噪聲污染也日益多發、多樣,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亟需修改完善。在環保熱線舉報平臺中噪聲投訴長期居高不下,位居各污染要素的第2位,僅次于大氣污染。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草案)》已經在中國人大網公布,針對噪聲污染防治,您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注明噪聲污染防治法草案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2021年9月18日。歡迎大家積極參與!
廣東建樹環??萍加邢薰臼且患覍I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和環境修復的環保設備研發與銷售服務的企業。為工業企業和市政工程等項目提供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有機廢氣VOCs處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工程設計”、“工程承包”、“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耗材銷售”、“運營管理”、“環評辦理”等環節提供專業的差異化服務,聯系電話:135 5665 1700。